三七除了止血还有其他功效吗?
用法和方法都很精致。如果你仔细阅读全文,你会得到一些东西。

一、三七疗水肿治痛痹

三七疗水肿,偶得于治伤之中。
汪姓媪,腰部受伤,服三七粉半月,伤未痊愈,下肢水肿全消。暗思之,三七莫非有利水之功,以后治疗多例,疗效皆满意。
如治徐某,女,45岁,脾虚水肿3年,西医诊为营养不良性水肿,每至夏季肿势加重,尿检正常,下肢沉重无力,小便量少,舌有紫点、苔薄白,脉沉缓,方用三七粉3g(分吞),生黄芪30g,红枣8枚。连服10剂,肿势十去其八,又续服10剂水肿全退。
又治杜某,男,20岁,肾炎浮肿年余,先用防己黄芪汤加味7剂,水肿不减,复诊时加三七粉4g(分2次吞),5剂后小便增多,肿势渐消,连服15剂,水肿尽去。
三七治水肿不论是肾源性的或心源性的,或原因不明的,均有效果,但适于久病水肿,新病水肿未必尽善。
三七又是治疗痹证的理想药物,尤其是痛痹更为合适。
如治周某,女,35岁,患风湿性关节炎近10年,右下肢膝、踝关节肿大,发作时红肿疼痛,活动不利,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时好时差,但酸痛不能全除,后服三七粉每日分吞3g,连服1月,肿胀消退,活动如常,酸痛若失。该患者原有痛经病,每次月经来潮,腹痛难忍,经量较多,色紫有块,服三七粉后,经来正常,无腹痛及紫血块,说明三七化瘀之作用确实非同一般。
二、三七补血功著

三七,又称金不换、云南七、田七等。从《本草纲目》开始,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。它主要产于云南、广西等地。它的味道甜而微苦,而且它的本性是温暖的。它进入肝和胃经,也进入心脏和小肠。具有祛瘀止血、消肿止痛功效。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止血、活血化瘀作用,可用于人体各种出血性疾病,特别是出血性血瘀症。它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。
三七自临床应用以来,一直受到医生的高度重视。它被认为是治疗创伤的重要药物。它是最著名的“云南白药”,也就是说,它是主要的药物。在现代,在活血化瘀理论的指导下,还常用于冠心病、高血脂、肝肿大、肝硬化、血管硬化等方面,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。
我非常欣赏三七的药用价值,认为它是治疗血液疾病的罕见良药。它的别名是田七,这不仅表明它是五加科人参,而且具有滋补作用。
余业师曾有熟制三七服法,临床用于补血,效果颇著,现将其用法介绍如下:将田七浸泡于清水中,一二日后取出切成薄片,风干或晒干,或用干燥箱烘干。然后,另取健康鸡的肥油,文火炼成熟油,将备制三七片置入鸡油中煎炸,以微黄为度,取出待冷,研成细末,储于密封瓶中备用。
服用方法:
取童子鸡一只,宰后剖腹,去其内脏,将熟田七粉15~20g,撒入腹内,加入适量清水,也可加黄酒少许,文火炖烂,即可食用。喝汤食肉,分二三次食完。又一法,取鸡蛋一枚,打成蛋花,加入熟田七粉3~10g,揽匀,炖熟食用,日服一次。余用此法治血虚之症,每获良效,对虚寒体,尤为适宜。
曾治黄某,女性,28岁。足月怀胎,行剖腹产,娩出一男婴。产后出现贫血,家属认为分娩出血过多,多进营养,便可恢复。但满月后,贫血无改善,血红蛋白为7.8g/dl。于是用富血铁片、维生素B4、B12、叶酸等治疗,一个月后,仍未见效。症见面色苍白,精神疲惫,心慌心悸,头晕乏力等,经友人介绍求治于余,余授以鸡蛋炖熟三七粉法,日服一次,踰月面见红润,精神大振,气力倍增。查血象血红蛋白为11.7g/dl,可见三七既能行能守,又能攻能补,为其他药物所罕有之作用,不愧为名贵药材,产地群众称之为金不换,盖谓其贵重之意。
熟制三七治血虚,其补血作用不逊于归、芪,余认为三七专入血分,故有此特效,惜方书中未有如此提法。有资料表明,经专家鉴定,三七所含成分与人参有相似之处,故有三七功同人参之说。由此可知,三七能补,更有科学的根据了。
以上就是三七除了止血之外的其他两项大功效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。
温馨提示:需要购买中药材的,请点击《立即下单》进行购买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