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三七,为何越来越多人不种了

一、为何人参三七越来越少人种植了:

我国是一个中药材大国,也是一个出口量很大的国家,在市场上对于各种的药材的需求都很多。所以,在民间有很多专门从事药材种植的农民,他们不仅关心种植的产量,更关心售价,一些售价高,利润好的品种会多种植一些,而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利润的品种,就会少种植一些。这样的周期过几年,农民也会选择重新种植新的品种。

这就是三七,是一种特别耳熟能详的中药材,很多人虽然没见过,但说起三七肯定会说知道这名。在我国,它有着“金不换”、“南国神草”、“人参三七”等别称,因为它和人参属于同一个族类,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,因此又被现代中药界称为“参中之王”。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主要用途,其实人们常见的云南白药和片仔癀这些中成药,就是文山三七为主要原来制作而成的。
一般需要3年以上才能有收获,而这中间的管理却一点也不能马虎,就比如除草这一项,基本上是要看到野草就要除掉,不然肯定影响三七的生长。
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夸大了它的功效,就导致了市场上三七的价格飞速的上涨,一度上涨到上千元一斤,可当人们发现它的功效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的时候,价格自然就下来了。
后来,因为云南白药等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价格上涨,也带动了三七的价格往上涨。每一次的价格上涨,都会吸引一些农民种植,可当他们收获的时候,价格却都在低谷,令他们损失不小。

就像18头的三七,一斤可以卖到500元,而80头的三七,价格只有120元一斤,相差甚大,一亩地虽然产量也有300斤左右,但是投入很大,种植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,万一减产了,就会导致很大损失。

收购商一般在丰收的时候会刻意的压价,特别是种植少的农户,经不起这样的压价,几年之后,就不愿意种植三七了。
温馨提示:需要购买中药材的,请点击《立即下单》进行购买
发表评论